沧海一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板块的EKA天物艺术街区内,原址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船航海仪器厂的442幢“ 航海之家”,受业主方委托进行整体规划改造设计。建筑位于园区入口近”半仓”南侧位置 ,我们以扬“ 帆”之态 ,邀人入园。 以航海精神为核 ,以刚健有力笔法 ,使公共空间艺术与功能兼得,新旧并置 ,致敬当下,希冀未来。
沧海一帆保留了原建筑主体 ,整个建筑体块通过包裹、穿插、咬合、叠加、迂回等多种方式 ,营造了时空穿梭感 ,让过去、 现在、未来产⽣对话,整体色彩用陶土色混凝土和耐候钢板配搭,在光影斑驳之下,去叠加老建筑沉淀后的底蕴。
切割与重制是重新定义空间和结构的画笔 ,建筑师以建筑中心线为基准 ,大胆地破出贯通上下前后的切口 , 将电梯、天井、人行通道、露台置于同一切面 ,使建筑内外互相渗透 ,打造开放而连续的空间。
建筑北侧楼梯直达室内,外立面玻璃窗格凹凸排列,错落有致 ,将自然光线进行分割、折射与聚焦 ,形成丰富变化的光影。上方耐候钢板搭建的船帆 ,增强了建筑立面的动态美 ,曲直之间 ,传递建筑的力量与张力。
东北角保留原树木与新旧建筑相伴共生,露天消防楼梯 ,向上回旋行走,曲直迂回 ,如同穿梭古今未来时空。在设计上留出视线余地 ,可感受树木四季更迭 ,步入三楼 ,与对⾯”半仓”隔树相望 ,再拾级而上 ,可望对望屋顶钟楼 ,一步一景。
东侧新置圆柱型锈钢电梯嵌⼊建筑体 ,贯穿多个楼层 ,成为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建筑师在电梯表面克制地“ 掀开” 了一条线 ,如 “ 一线天”引光入内,令建筑充满趣味。锈钢电梯与厚重的混凝土结合,渗出现代工业美学,也延伸出时间沉淀的肌理。
建筑南面被树木环抱 ,在自然面前 ,建筑稍有”退让”,给树木留以空间 ,让自然与建筑和谐居于此 ,也体现了本哲建筑的设计理念:关注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建筑西⾯的现浇混凝土本显厚重 ,却因矩形切口的出现充满呼吸 ,而本可一气呵成的切口 ,也在顶部 突然收手,巧妙地” 回旋刹车”,外探露台的设置 ,打破原有立面的单调 。墙面书写德国诗人席勒名言:” 艺术是自然的右手 。自然只让我们存在 ,而艺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诗人。”如建筑延伸了自然 ,而艺术让自然与人共鸣。
建筑顶部序列排布的冲孔”帆面”,丰富了立面的表皮纹理,船帆向上扬起 ,向室内引入星星点点的光影,如星辰与大海。 当过去未来相遇 ,航海精神于此延续 ,探索之旅 ,不停息。
我们探索公共空间与艺术的相融 ,以陶土现浇混凝土塑造建筑 ,不仅赋予建筑整体稳定坚实的结构 , 更以独特的色彩与质感 ,营造热烈的亲切的氛围。地面被抬高,建筑宛如立于“ 舞台” 之上 ,引人入驻 ,成为舒适的公共艺术视觉空间。 时代变迁,沧海一帆 ,澜影未来。
项目名称:沧海一帆·EKA天物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535号(EKA·天物)
建筑面积:1032 m²
占地面积:255 ㎡
业主方:上海嘉韵投资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本哲建筑
主创建筑师:蒋华健
设计团队:姚瑞艮 林桐 赵桂军
设计时间:2023.5-2023.11
竣工时间:2024.12
结构设计:上海同宴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摄影:苏圣亮
方寸践建筑设计
本哲建筑
孚提埃建筑设计事务所
HMA Architects & Designers
加拿大考斯顿设计
非常建筑
厘米制造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UDG有关工作室
都市游牧
竖梁社
三益建筑设计
易亚源境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善祥建筑设计
直向建筑
UDG有关工作室
阿拓拉斯规划设计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米思建筑
10 Design
10 Design
goa大象设计
竖梁社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叠术建筑
UUA建筑师事务所
罗昂设计
一树建筑工作室
10 Design
加拿大考斯顿设计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竖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