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好友委托,设计一个作为平时交友、品茶、阅读的茶书房,后取名为「知舍茶书房」,由于室内空间不能满足一些功能需求,考虑把外置阳台充分利用,将室内空间向外拓展延伸。
阳台处于5号建筑大楼的后侧,位于东北面,阳光照射仅为清晨2小时,其余时间被周边建筑阻挡,不受阳光照射,外界环境恶劣,处于建筑夹缝之中。好友意将此搭建成有特色的阳光房,同时又具备私密性。
如何破解以上不利的局面,我们提出了不破不立设计原理,顺势而为。
首先从功能布置入手,沿区域梯形地带展开,朝北一侧设置景观平台,连通室内外,西南面为休闲品茶区,东南面三角区域为天井空间。
建筑形态为碳化木折叠多边体,多边体形成的尖角化解了外部的诸多不利。它包裹玻璃盒子,外实内虚,让室内空间的人们心灵得到庇护,同时保证私密性。
多边体顶部与东侧分别开有圆形洞口和拱形窗口,避免阳光直射,让光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入,在室内形成光感的多层次。在多边体与玻璃盒子之间形成的天井,植入一棵百年老树,形成内外近景远景相呼应。
黑色碳化木与超白玻璃构成了建筑外在肌理,褐色碳化木地板为室内肌理。简洁统一,虚实相间 。
整个建筑架空于梯形阳台之上,既能防水防潮,也可以便于以后吊装,再次利用,达到资源的节约化。
夏天的清晨,一缕阳光探入这座夹缝中的建筑,仿佛新的生命在此接受自然的洗礼。在拍摄的空隙,蒋华健老师与苏圣亮老师席地而坐,促膝谈心,在夹缝中的建筑内对话很有意义,虽然身处于夹缝中,但他们却感到身心愉悦与平静,没有被外界环境所打扰。
这种状态大概就是本哲建筑追求设计最终需要的结果,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
项目名称:夹缝中的建筑(知舍茶书房)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18号
建筑面积:19.5m2
建筑设计:本哲建筑
主创建筑师:蒋华健
设计团队:姚瑞艮 林桐 赵桂军
设计时间:2021年8月
竣工时间:2022年9月
摄影:苏圣亮
艾洛设计
戈多设计
观筑设计
杭州山地土壤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黄锋室内设计
艺合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未来以北工作室
启仓设计
即时设计研究所
凡西空间装饰设计
Neutra Architects
介介工作室
浆果创意
西水湾路工作室
TEMP
普悦设计
善祥建筑设计
万相纳间设计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易禾上品设计
零墨装饰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研究所
栋三尺设计
東形西見
仝屿建筑空间设计
艾洛设计
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PLAT ASIA
門觉建筑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門觉建筑
MHD建筑事务所
mint+studio
HOOOLDESIGN事务所
徽宗设计研究室
壹所设计工作室
创境合美设计
杭州水丁集设计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观筑设计
空舍设计
造园工作室
研造社
壹山设计
重庆浩丰设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