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是很少有人提及的一个群体,他们终日与群山为伴,与草木为友,工作孤寂且艰巨,我们常把护林员称为森林里的“哨兵”。每年的初冬到初夏,是护林防火期,这段漫长的日子是护林员们最为紧张和劳累的季节,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白日里四处巡逻,黑夜里眼观六路。森林瞭望塔为护林员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可以登高望远的场所,以便及时发现火情。
本次我们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计了两处瞭望塔,分别建于荒岭口和欧节沟两处护林点,在这次设计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试图寻找合适的设计方法以应对山林中的低干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试图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为护林人送上一丝关怀与温暖。
荒岭口瞭望塔
荒岭口护林点位于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内,山上松林覆盖、崎岖陡峭,终年人迹罕至。王师傅是荒岭口的护林员,他已经住在山里三十多年,他的妻子薄大嫂也与丈夫一同,守护了这片林海十几个年头。由于没有固定的瞭望塔及休息处,夫妻两一天内要多次往返于山中的家里与山顶。在护林防火的关键期,他们常常风餐露宿,住在山间。
瞭望塔选址于荒岭口山顶一片朝南的裸露岩石上,这片岩床有着270度的广阔视野,非常适宜瞭望观察。但要在这片地形错综复杂的山林里建造一座瞭望塔条件艰难:大型的施工设备无法进入场地,并且任何因为建造而产生的火灾隐患都必须规避。因此,我们提出了预制装配的设计策略。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设计瞭望塔本身,还要设计一套类似于宜家(IKEA)家具的拆解、运输、装配的体系。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将瞭望塔拆解成各个小的部件,在工厂加工好后,以灵巧机动的形式将其运送至山上,减少登山运输的难度和过程中对山体与植被的破坏。部件被运上山后,采用全螺栓装配的方式对各部件进行组装,规避电焊焊接而引发火灾的风险。
瞭望塔采用轻钢结构体系,既保证塔身坚固耐用,又能以悬挑的姿态轻盈地架于岩床之上。从外部看,瞭望塔是一个轻盈通透的玻璃“盒子”,角点的柱子被挪开,任意滑动的玻璃门,均是为了保证护林员获得更广阔、直接的视野。轻薄的屋顶仿佛悬在空中。屋顶虽轻薄,但却可上人,护林员通过一个小巧而又紧凑的旋转楼梯便可上至屋顶,获得360度全景瞭望。
这个轻盈而又可封闭的盒子长5米、宽3米,能同时为3-5人提供一处歇脚休息的场所,同时为护林员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保暖的临时栖身之所。2.25米的室内净高和出挑的檐口(顶部檐口一面出挑1米,其余三面出挑0.5米),既不会让人觉得压抑,又能使人对屋顶与檐口有着强烈的感知,在心理上起着的“檐下有家”的暗示。暖调的碳化木地板与简洁的木质家具,营造出了温暖舒适的氛围。在一次回访中,当我们结束在瞭望塔内的一系列的测量与复盘,刚刚踏出室内时,陪同的王师傅立即拿起拖把将地板擦洗了一遍,此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护林员们在进入到瞭望塔室内时,都是脱鞋进入的,他们非常爱惜这里。
小结
“王师傅的瞭望塔”是大小景观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实践系列的其中一组功能性建筑。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研究并发展了一套预制装配的设计体系,这套体系使得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建造更加安全、便利和高效,实现了在自然之中的低干预建造。另一方面,人文关怀是指导两座瞭望塔设计的重要设计原则,我们把瞭望塔当成自己每天都会使用的一种功能建筑来设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王师傅”“薄师傅”“崔师傅”这样的护林人能够在更为舒适、更为体面的瞭望塔上守护山林。
设计名称:“王师傅”的瞭望塔
项目名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岭口瞭望塔
项目地点:中国,烟台
项目面积:15㎡
建筑设计:大小景观
设计团队:钟惠城,林丙兴,陈志华,凌齐美,钟玉娟,卓康夫(实习生),卢靖(实习生)
钢结构深化设计:冉玫,高文焘
建筑营造:大小营造
工厂深化:叶星,董美云,黎江华
安装师傅:林方荣、刘明芋,林义生、张虎成、张招阳、刘政等
监造指导:叶星,林丙兴
业主: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摄影、摄像:陈翔
PLAT ASIA
一树建筑工作室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栖城设计
筑境设计
星球建筑事务所
成为建筑
成为建筑
大闲建筑设计
一树建筑工作室
观意都市建筑设计
Studio 10
过半儿
研山建筑
席地建筑
禾下建筑社
兰心建筑
房子和诗建筑工作室
繁星建筑工作室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合尘建筑
INUCE事务所
New Office Works
南京邦建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直向建筑
CWXD建筑事务所
造美室内设计
大观国际设计咨询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观筑景观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蹊径设计
未相景观
麟和建筑工作室
Wutopia Lab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中衡设计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小景观
大小景观
间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