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叙事团队一直试图在各种空间形态中探讨展览叙事的意义与可能,我们从不回避在任何空间进行文化介入,其中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社区和古村等等。每一种环境都会给创作者提出新问题,睿印项目是一次前所末有的空间叙事尝试,感谢睿印能够让直径团队在商业空间领域中迈出自己的第一步。”——李德庚
作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首发商业,睿印 RAIL IN 以服务市民高品质出行和生活为出发点,致力于为湾区生活圈打造中央活力“枢纽”。在深超总首个商业综合体建成之际,直径叙事受深铁集团与万科集团的邀请,负责睿印开幕季展览的整体策划。
直径团队以深圳为“超级主角”,开展“超级分镜”主题策展季,从不同视角对深圳进行多元的全新解读。展览分为三大主题:“自然人文分镜”、“历史未来分镜”和“多元文化分镜”,通过分镜向观众展现出深圳无限的包容力、缤纷的生命力。三个主题位于睿印一层,直径希望通过“主题展厅”与“文化艺术展廊”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多样化且身临其境的体验,开启一场关于深圳文化的探索之旅。
自然人文分镜——主题展厅“山海城市 生命共鸣”
自然人文分镜的空间外形从深圳的连绵山脉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山体”结构。既能够保证外部视角观看的视觉张力,又能够保证内部环境的沉浸性。“山体”内部分为两个展区,希望以全新的融合视角看待深圳,用蒙太奇式的手法讲述深圳的生命故事。
“‘山海城市·生命共鸣’展览位于商场主入口的核心位置,是可以被观众第一眼就看到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展览外部的红色结构长到商场外面呢?通常展览是不需要做外形的,因为展馆建筑已经给展览赋予了外形。但商业氛围决定了人群活跃的气氛,安静古典的展览会与商业空间格格不入。所以在展览的外部造型上希望体现出活跃、张扬甚至是有点夸张的状态,给展览营造出一种性格与氛围,这样展览才能更好地去融入商业空间。”
“山海城市”展区将以宏观的视角展示深圳的自然环境与地貌变迁。在室内空间中设置了“山海观景台”,穿过坡道走上平台便可以纵览深圳的自然景观。平台内的三段影像以自述者的视角向观众介绍深圳的陆地、海洋与湿地环境,墙面变幻的影像与地面造景拼接成一幅幅深圳的“全景画卷”。在坡道上设置了两个观察窗洞,分别展示珠江口亿万年的地理演变和深圳湾海岸线的进退,带领观众以俯瞰的视角从上空观察深圳。
生命共鸣”展区则是聚焦微观,展示深圳生命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里将看到形似天平的装置,“生命天平”的一端是深圳人、另一端是深圳的动植物,影像记录着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的诸多景象:劳作与捕食、宗族传承与族群繁衍……它们都在城市中建设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组成了“深圳生命共同体”。这些生动瞬间凝聚成如梦似幻的“泡泡”,观众可以轻轻触摸这些不断闪烁着的“泡泡”,去感受这些生命的呼吸共鸣。触摸后,在它们轻微地倾斜晃动之间可以感受到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
“观众来到商场会经历很多次场景的切换,观看商场的展览也只是作为逛街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商业空间下的展览,就不能做得过于复杂,而且内容也需要做得更轻松一些,不能呈现出教育式的严肃面孔。另外,观众拍照打卡的行为在商业空间中也更加合理化,就像去景点游玩一样,拍照打卡本来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某种意义上展览也是人们在逛街过程当中的景点。”
历史未来分镜——主题展厅“ IN/OUT:深圳都市漫游”
历史未来分镜邀请了CABLE团队来进行策展与设计。在展厅入口可以看到,空间被黑白两种颜色一分为二,通过在展厅营造出两种全然不同的沉浸式空间,邀请观众一起短暂地脱离现实,在回溯中聆听深圳的尘封往事,在想象里构筑深圳的未来图景。
黑色空间“IN 表象之下”,邀请了握手 302 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共创《城市漂流》研究,它呈现了深圳早期建设片区的人文历史影像和游览路线。左侧墙面的装置中,可以看到展览精选的深圳城市节点。通过挑选对应的磁带,可以在收音机中聆听到对应的人文故事。向前走,进入沉浸式观影区,在这里可以躺下并通过上方的拱顶屏幕看到完整的影像故事。通过内容给观众建立一种都市观察的视角,一起去记录与感知深圳四十年发展的厚度和遗产。
白色空间“OUT 未来之上”,邀请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元深圳META-SHENZHEN》项目。展出空间中创造了一个打破边界、连接虚实的未来平行世界,观众从不同高度探头进入黑色空间内,灯光和屏幕影像随着红外感应呈现出深圳的代表性场景。观众可以代入虚拟人物视角,体验失重视角下的红树湾和留仙洞、云游深南大道两侧的草木菁华,见证未来全新的城市交互方式。
多元文化分镜——文化艺术展廊“深圳文化多样性”
多元文化分镜由五组文化艺术展廊组成,它们分别散布在一层空间的各个地方,讲述了多样化视角下的深圳文化。由于这些展廊与店铺散点并置在商业空间中,所以在设计上,希望通过将明亮艳丽的色彩与野生粗糙的装置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烈反差感的视觉张力,让具有文化性的展廊轻松巧妙地融入在商业空间之中。
“在商业空间内的展览不适合做成像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那样过分传统的形式。去商场的观众与去博物馆的观众,心态与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去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增长见识,而去商场就是希望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商场中如果能够得到一些意义与启示固然是好,但是绝对不是来学习、瞻仰的。所以我们将文化性与商业空间进行融合时,就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历史寻踪”展廊中,我们希望在三个橱窗结合当地的语言特色,呈现出地域多样性:在通过“粤东首府‘冇得顶’”可以了解历史中深圳行政区位的变迁;从“海防‘猴赛雷’”中知道海防军事的演变;通过“‘好劲’的食盐故事”中看见古代深圳的经济贸易生活。观众可以通过深圳至今仍保留的代表性盐业、行政、海防历史遗址全景影片,探寻历史深圳与当下深圳之间的联系。
“城市当下”展廊呈现了城市的多种可能性:“满血复活吧!古城”中展现了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碰撞下的南头古城、“流水线上的艺术”中展现了以从事西方油画复制为主的大芬村、“创新是我的力量!”中展现了以科技创新闻名的高新区、“红树林,谢谢你”中展现了拥有宝贵生物资源的的红树林。通过观察当下,观众可以看到完全不同模样的深圳。
“海洋文化”展廊呈现出人类在深圳上演的精彩海洋故事:“妈祖,请你保佑我”讲述海洋信仰相关的故事;“你来我往大交流”告诉我们海上贸易的相关文化;“我的小船,我的家”展现的是疍民们如何与海共生;“我从哪里来?”反映了珠江口地区民系的变迁;“记得常回家看看”呈现的是华人远到海外发展以及海外移民回乡寻亲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可以感受到深圳的人文精神、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向海而生:深圳海岸变迁”展廊中CABLE通过趣味图解的方式,记录了近40年来深圳城市发展和海岸线的相互依存。观众在玻璃上可以看到深圳海岸线在不同年代的扩张印迹。从左往右可以依次看到深圳西部滨海片区、中部深圳湾片区和东部海岸片区,分别在城市建设、城市核心区建设与自然资源共生、海洋动植物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实践。
“未来城市说明书”展廊展示了由腾讯研究院和帝都绘联合创作的《未来城市说明书》,介绍了腾讯的未来城市探索计划WeCityX,它从零开始思考和探索科技将如何影响和改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与治理方式。邀请观众像阅读旅游指南一样认识未来城市,展廊犹如一列行驶中的地铁,带领观众进入未来城市的丰富想象当中去。
通过这次项目,直径叙事团队希望寻找到一种不摆文化架子,能以轻松姿态融入商业中的展览叙事形式。我们不希望项目中的商业环境与文化展览各自成为独立的个体,“就像咖啡中加入牛奶一样,咖啡变得不再是咖啡,奶也不再是奶,它们成了好喝的拿铁。”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是一种新的机会,希望这次尝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新的可能。同时也希望这场与深圳共创的超级展览,在满足观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想象的同时,也能够彰显出深圳这座城市的多元视野、文化活力与城市精神。
项目信息
总策划|钱源
策展设计|直径叙事设计
策展人、总设计师|李德庚
艺术总监、装置艺术家|周文斗
项目团队|白思达、陈雨佳、关一为、刘梦、钱皙妮、宋明东、乔安、熊力、张嘉迅(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内容支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方向生态、红树林基金会(MCF)、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
新媒体技术|北京火橙未来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装置制作|上海建谆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展览施工|深圳市功成展览有限公司
主办方|睿印RAIL IN
支持方|深圳商业印力
联合策展|CABLE
摄影|TAL、直角建筑摄影
间筑设计
青·微舍工作室
O筑设计
时境建筑
EBBA ARCHITECTS
SLOW Architects
大木建筑事务所
佚建筑工作室
相也建筑
CUN寸DESIGN
Studio 10
Studio 10
平行公社
任天建筑工作室
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
零几建筑事务所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无所艺术设计
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
堂晤设计
朗图设计
等外组设计
氣象建築
CUN寸DESIGN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直径叙事设计
若無空间数字艺术
纳研作室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纳研作室
纬图设计
与向空间设计
间筑设计
翡梧创意设计
汤建松
Peng & Partners
协调亚洲
蜗牛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