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情景体验探索企业叙事
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Covid-19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这场全球性的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生存模式,重塑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
“在一场鼠疫中,人们承受着孤独,焦虑,痛苦与挣扎。在全城绝望的境地,所谓英雄就是每一个微不足道,坚守着正直与善良生活的人。”-加缪《鼠疫》
当一个研发疫苗的科研企业邀请VAVE设计他们的企业展厅时,我们开始思考:面对一个研发产品和公众事件互相缠绕,紧密交织的企业,如何将这份不同寻常的意义传达出来?什么样的容器才能承载这份意义?
企业叙事的情景体验如何构思?
在介入项目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场地是一个非常曲面的,碎片化的空间。建筑师当初在设计这个空间的时候,用细胞形态这种比较直接的方式来构建这个展示空间。
我们的第一版方案是从建筑语言出发,有着非常吸引人的视觉效果。但是我们在对内容研究中不断追问自己,展厅的使命是空间叙事,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这个使命?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美丽的“壳”,还是真正能够让人感动的媒介载体?
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意义的焦点话题,我们摒弃了传统以“企业”为中心的叙事,而是切实地回到以“人”为中心的叙事:历史上被大流行病影响的人,社会共同历经疫情的人,抗疫的人,科研者,志愿者……以一种细致的颗粒度去观察这段客观的历史。
在大量的背景调研及与业主沟通中确定了展厅的思路:在一个个凝重的时间切片里,讲出那些人们不知道的产品及企业背后的时代故事。由此凝练出此次策展的关键词:“情感”,同时延展为后续思考的路径。
企业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张不断与周围联结的网。以“情感”为核心,以“社会”-“企业”-“个体”三位一体的方式,更加全景地去了解疫苗产品和其承载的文化。让展厅不仅是与时代共振的社会提案,也是与个体共鸣的记忆容器。
“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加缪《鼠疫》
我们从“情感”出发,打造5个情景剧场。情景剧场的营造方式,是以故事构建情境,以空间构建情景,通过体验(秀场,表演,装置…)构建情节,以更加直观或者更加物象的方式,链接起观众的情绪,形成以“情感”为核心的顶层策略。
我们赋予了五个剧场五个名字:1.生命之境;2.益道同行;3.克冠行动;4.疫苗之益;5.福益全球。每个剧场对应着一个不同维度的情境故事。五个剧场的前后相连,场景从暗到亮,带领观众走进一段跌宕起伏的情绪之旅。
企业叙事的情景体验如何构建?
展厅入口-体验的前置:
入口即展览,我们用近十万个西林瓶(疫苗注射剂瓶)形成一个以“物”为符号的视觉奇观。西林瓶是对主题的呼应,是企业集体记忆的凝结,也是企业故事的载体:“为了保障疫苗的生产工艺稳定、临床研究是否可靠、不同批次之间的疫苗是否一致,在疫苗获得正式批准紧急使用之前,已经完成了成千上万的疫苗系统认证。”
我们用众多的、错落堆积的西林瓶突出沉淀在西林瓶背后“成千上万”的投入和努力。在此刻,西林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物件本身,形成了特殊的情景。
在具体的形式构思背后,展项本身蕴含的故事和意义是思考的顶层逻辑,我们只不过是为这个故事和意义去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容器。
剧场一:生命之境-用微观去撬动宏观
用微观去撬动宏观,是序厅的叙事策略。对于疫苗的研究和疫苗产品的研发是极其微观的事业,但是它引发的是宏观的社会影响,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这个展区的叙事情节是从微观的病原体本身,映射出人类历史上疫情爆发的历史,以及从疫情爆发的历史指向企业为什么要做疫苗这样的产品。
我们将微观以及宏观两种视角并置。把微观的视角变成一场病毒的升降秀场,让观众走进微观的情景剧场。而后通过全球抗疫史来衔接到疫苗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构成宏观的抗疫角度。观众可以看到企业如何在甲肝疫情爆发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并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企业。
剧场二:同行之路 – 双线的共振
科兴以疫苗产品为节点的20年发展路径,始终与社会同行。这种与社会同频共振的关系,我们希望把它通过双线的叙事策略呈现出来。
当我们走马观花地去纵观一段历史,很难引起内心的共鸣,因为我们是历史的旁观者。但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秒组成,每一个刻度都在发生着许多故事。
当我们转换视角, 聚焦到极细的颗粒度,把这段20年里面被疫情影响的人们及生活作一个总体的呈现。让观众感觉到这段20年的发展,它不仅仅只是抽象的数字,还是无数个故事的凝结。
历史本身并不是一个无声的文字描述,每个历史的时刻都有很多事件的画面。不止于文字的描述,我们用画面构建起展区的情景,让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包裹式的图像集合。用比文字和数据更直击人心的视觉语言来描述整个历史的背景,让观众在立体的时间中穿行。
我们把在历史上发生的疫情事件作为明线放到我们主体的墙面上:有告别,有治愈,有悲欢离合,有振奋人心。对应着每一次疫情的爆发,下面都有企业的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的隐线藏在“疫情-解决方案”的动态关系中。科兴20年的发展脉络以及社会疫情爆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了两条线,彼此共振。
这个剧场的情景是一条抗疫之路,人们穿行在社会和企业的抗疫历程中。
剧场三:克冠行动——无声的声音
抗疫之路上,着墨最重的,无疑是和新冠的斗争。
从新冠爆发到现在,没有权贵,没有阶层,每一个人,都是被新冠疫情影响的普通人。从19年12月至今,新冠疫情已经变成了人类的一段集体记忆。人们对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具有最强烈的切身共鸣:从刚开始对于未知的病毒恐慌与不安,到专家学者站出来去澄清和研究,然后大家去团结和抗衡,直至现在,我们仍生活在疫情影响的世界里。
这个展区的叙事策略就是回归到“人”的视角,回归到疫情之下由人们声音汇聚而成的这片城市。以“社会媒体的声音”,“科兴全体的声音”,以及作为一名科研者的“尹卫东先生的声音”形成这个展区的叙事情节,反映出人们被新冠疫情影响的真实生活状态。从社会聚焦到公司,再聚焦到个体,以宏观到微观的逻辑展开叙事。
这个剧场的情景构思分成了3个板块。
观众走进展区的第一印象,我们希望通过众多同时播放的新闻画面还原新冠爆发至今,整个社会争相报道的情境。让观众能够看到当时的社会状态,与之前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有一个强烈的共鸣,从而唤起情绪。
随后右边的墙面是“科兴全体的声音”,以参与研发行动的不同身份人群作为视觉画面,交代科兴的克冠行动和疫苗的研发时间脉络。
最后是展区的核心装置:“尹卫东说”。以“实体场景”+“立体成像”的方式还原了尹卫东的办公室以及办公室里满墙的疫情形势图。面对观众,尹卫东先生不再是一个头部公司的董事长,而是一个科研者,与普通观众一样面对新冠,用客观中立的态度去述说自己对于疫情的思考。这种平等的对话交流感让观众不仅能看到疫苗产品,更能和产品背后有血有肉的人进行交流,分享观点。
剧场四:疫苗之益——可爱的病原体研究所
五个剧场服务于各自的内容和故事,具有不同的剧场属性,这样观众的体验才会有更加有戏剧性。观众从前面略显沉重的话题,来到一个以科普为定位的展区,它势必是带来一个空间氛围上的变化。
在这个区域,我们的叙事策略是从微观的视角出发,把病毒赋予情感和个性。想象一下:不同的病毒是有自己的性格的,这些微观世界的居民有自己喜欢的人群(老年人、青年人、小孩子),有着各自的特性。观众能够通过这种拟人化赋予情感的卡通形象去认知病毒。当观众了解,就不再恐惧。
我们同时以“一个病原体的旅行”串联起6大版块的疫苗研发内容,将严谨的疫苗研制过程变成一场故事的旅程,让观众愿意去跟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病毒去观看科普内容。
这个展区不只是为小朋友准备的。让成年人去阅读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信息,本身也是非常吃力的。如何以一种人们愿意接受的,比较轻松的氛围去理解一个比较严谨和复杂和科学知识体系?从传播角度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剧场五:福益全球——许下一个心愿
情感一直作为每个区的关键词,引领我们去思考如何让观众共鸣共情。如何跟随“情感”这个关键词,是贯彻我们整个展厅叙事的核心诉求。
关于展厅整体叙事的结尾,我们其实在过程中跟业主讨论很多方案,最后落下来的不是一些很宏大的企业叙事:未来规划,全球战略布局……,而是回归到非常有温度的两个愿景话题。
一个叫摘下口罩:憧憬着告别新冠,我们设计了一个动态捕捉交互体验,让观众通过手势抹去新冠下灰暗的生活方式,回归到以往脱下口罩的正常人生。
第二个是时间印迹:一个人一生的年龄切片以及听到的健康叮嘱,同时通过疫苗给不同年龄段来套上保护屏障。其实都是希望让观众,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小孩子,能够感觉到展项里的故事说的就是自己。
六: 小彩蛋
我们在完整的参观动线之外设计了一个隐藏的短动线:一条病毒隧道——可以从第二个展区直接走到了第四个科普展区。
这个隧道是专门为小孩子设计的快速动线。我们从严谨的科学性出发,以“Y字型抗体突触”打造了打卡型的穿梭体验通道。在天花上悬吊了错落的新冠病毒模型,让小孩子在抗体的保护中去到科普区。通过这种有趣的通道体验提起观展的兴趣,作为科普区的铺垫。
结语
整个展厅有深刻有欢乐,既表达了对这个社会深切的关注,又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绪。
展示空间服从于叙事,而叙事服从于内容,高超的空间装饰技巧并不是展厅本身的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如何把内容更好的传达,把故事更好的讲述。
从设计技巧的角度来讲,我们运用了情境,情绪,情景,情节来给观众一个很好的体验。但是从设计本源的角度来讲,如何让观众在展厅里面看到自己,才是展厅与观众之间最深厚的联结。
项目名称:科兴北京展厅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
建筑面积:900 ㎡
完成年份:2022
客户单位: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方:VAVE Studio 翡梧
项目设计:2021
设计团队:胡海杰,陈文博,葛彦汝,付子芩,李子瑶,吴边,郭文超,李鹏程,林渟洁,关钧方,钱逸姿,杨始朝,付耀文
摄影版权:黄承司
合作方:上海康业展览展示,直觉泵,亿线视觉,上海超利展览展示,智莘灯光音响工程
10 Design
上海问和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Wutopia Lab
隹聿设计工作室
间筑设计
里与外设计
白菜设计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一十一建筑
PIG DESIGN
介景建筑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零几建筑事务所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土木石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不自然空间环境设计
张·雷设计研究
PILLS工作室
英国杰典国际建筑设计
合舍工作室
白鹭设计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中置华优设计
设计集人
善祥建筑设计
MOC DESIGN OFFICE
权洪建筑研究所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艾克建筑设计
氹边建筑工作室
杭州山地土壤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图盈拓新设计
Wutopia Lab
MOC DESIGN OFFICE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回应建筑工作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深点设计PDD
拓维室内设计
堂晤设计
堂晤设计
拓维室内设计
星球建筑事务所
MOC DESIGN OFFICE
锦禾设计机构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
Wutopia Lab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MOC DESIGN OFFICE
日常建造
MOC DESIGN OFFICE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直径叙事设计
素造建筑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有物设计顾问
巢羽建筑设计事务所
月梁建筑设计
众舍设计事务所
atelier suasua
汇乘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