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二三年春末之际,我们受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委托,为其设计在北京的展厅以及配套空间。场地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红房子艺术空间内,滋生·御窑茶坊作为展厅的配套茶室,面积不大,五十平米左右,承载着茶饮,文创展卖等功能。
场地位于农展馆后湖北边,之前作为后勤用房而使用。因其红砖外墙特征被亲切地称为“红房子”。我们受托对这栋一层平房进行室内改造设计,同时遵循不改变其原有建筑风貌和结构完整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搭建一个废墟之上的茶棚
作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北京的展览空间,我们抽象出了“被挖掘的遗址现场”为的概念作为展厅的空间设计概念,创造出一种时空对话。而展厅的配套空间,滋生·御窑茶坊在遗址旁的院宅废墟上应运而生,旨在转译百年的喝茶文化。
那位于遗址边上的废墟上的茶坊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坍塌后的几片残墙,被时间侵蚀后独剩的台基,或者还有糟朽到一半圆柱····------是这片废墟的状态。
我们通过四层置入完成了院宅废墟上茶棚的情境意向的转化,意在搭建一个在断壁颓垣间临时搭建起的茶棚场景。首先,置入台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建筑的遗存。第二层为残墙的置入,复刻原有院宅的残墙,保留坍塌后的结构状态。第三,搭建茶坊操作台和棚顶,形成茶室的必备框架。最后,置入家具,形成完整的品茶空间。
在原有废墟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融入轻质新材料,如纸面、桦木板和透光亚克力,创造出茶坊的顶面和窗户。这些材料的组合不仅赋予空间的临时性,也唤起了在自然环境中因地制宜、构筑简单居所的记忆。
废墟结构的保留与临时性
在平面布局上,我们根据原有空间特征,规划出一套融合院宅废墟元素的平面布局。从入户庭院到大厅,到厨房,从小庭院到雅室,皆由这套院宅废墟原有的平面生发而成。
光和影的时间性
为了捕捉光与影的时间性,我们在茶坊内设计了一个发光顶,模拟临时茶棚的自然光线。可开合的亚克力窗户不仅调节光线,还让微风进入,成为室内的一部分,增强了时间流动的感觉。
结语
滋生·御窑茶坊的设计实践,始于“废墟上的茶棚”这一情境意向,贯彻了从平面结构到空间结构、从形式到做法的始终如一。这次对情境意向转译的探索,是一次对构建画面意向空间的新尝试。
项目名称:废墟上的茶棚-滋生·御窑茶坊室内设计
项目地址:北京市
建筑面积:50平方米
业主方: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全国农业展览馆,滋生文化
项目类型:茶室
设计方:介介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明冠宇
项目成员:曹锦灿,伊力奇
竣工时间:2024年02月
摄影师:朱雨蒙,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艾洛设计
戈多设计
观筑景观
米思建筑
空间里
杭州山地土壤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黄锋室内设计
Neutra Architects
马霄龙设计工作室
西水湾路工作室
TEMP
普悦设计
善祥建筑设计
万相纳间设计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易禾上品设计
零墨装饰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研究所
栋三尺设计
東形西見
仝屿建筑空间设计
艾洛设计
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PLAT ASIA
本哲建筑
門觉建筑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門觉建筑
MHD建筑事务所
mint+studio
HOOOLDESIGN事务所
徽宗设计研究室
壹所设计工作室
创境合美设计
杭州水丁集设计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观筑景观
空舍设计
造园工作室
研造社
壹山设计
重庆浩丰设计机构